超长寒假!北京中小学2025年
- 编辑:admin -超长寒假!北京中小学2025年
最近,不少网友都在偷偷讨论本学期的寒假和期中考试日期。据透露,2025年北京市中小学生寒假时间已确定。与往年相比,假期多长?各区期中考试是什么时候?我应该如何准备期中考试?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又一个超长的寒假吧。根据北京市中小学2025-2026学年上半年校历,义务教育寒假为2026年1月24日至2026年3月1日,共计五周零两天。经教君发现,近十年来,北京中小学寒假时长一直稳定在4周左右。 2023年中小学寒假将由原来的4周零2天增加1周去年。 2024年寒假将在2023年延长至五周零两天,2025年北京中小学寒假将比2024年缩短一天,共计五周零一天。 2026年已调整为5周零2天!近10年北京中小学寒假情况如下。 2016年:寒假为1月23日至2月22日,共4周3天。 2017年:寒假为1月21日至2月19日,共4周零2天。 2018年:寒假为1月27日至2月25日,共4周2天。 2019年:寒假为1月26日至2月24日,共4周零2天。 2020年:寒假为1月18日至2月16日,共4周2天。 2021年:寒假为1月30日至2月28日,共4周零2天。 2022年:寒假为1月22日至2月20日,共计4周零2天。 2023年:寒假为1月7日至2月12日,共5周零2天。 2024年:寒假为1月20日至2月25日,共5周2天。 2025年:寒假为1月12日至2月16日,共5周1天。 2026年:寒假为1月24日至3月1日,共5周零2天。 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是这样的↓↓↓北京中小学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校历
义务教育第一学期:学期于2025年9月1日星期一开始,学期于2026年1月23日星期五结束,共计20周零5天。寒假自2026年1月24日(星期六)至3月1日(星期日)共5天,为期1周零2天。非义务教育阶段第一学期:2025年9月1日(星期一)开课学期将于2026年1月30日星期五结束,共21周零5天。寒假放假时间为2026年1月31日(星期六)至3月1日(星期日),共计4周零2天。第二学期↓↓↓北京市中小学2025-2026学年第二学期校历
义务教育下半年:2026年3月2日星期一开始,2026年7月7日星期二结束,共18周零2天。暑假自2026年7月8日(星期三)至8月31日(星期一),共7周6天。后期义务教育阶段:自2026年3月2日星期一至2026年7月14日星期二,共19周零2天。暑假自2026年7月15日(星期三)至8月31日(星期一)共6周6天。请理解以下几点。如遇不可抗力,市教育局将按照有关规定进行调查并调整校历。报市委、市政府、教育部批准后及时公布。当市应急办等有关部门发布严重大气污染红色预警和其他异常天气红色预警时,区教委应当按照《北京市教育局污染源应急预案》等相关要求,因地制宜采取应对措施,指导中小学、幼儿园开展相关工作。 北京可查阅中小学校历,根据校外教育特点和学校实际情况制定校历。各成人高等学校、成人职业中等学校可以按照有关规定根据教育部的规定和主管部门的要求,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制定校历或者参照以前的校历执行。各普通高等学校可根据教育部有关规定和学校实际情况制定校历。几个学区已经制定了期中考试时间表。以下是迄今为止收集的一些地区的期中考试时间表。最终调整请参阅学校通知。根据海淀区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校历,期中考试将于2025年11月4日至6日举行。
家长可以根据孩子备考期中考试的情况,提前规划孩子的复习进度,在考试过程中保持冷静。我们建议您采取行动。我应该如何准备期中考试? (1)注意组织你的知识。考试前应整理好各科目的基础知识,注重知识的介绍和总结,分析知识点之间的横向和纵向联系,形成系统的知识框架。另外,一定要回到课本并整理你学到的基本概念、定义和公式。 (2)整理不正确的题要细心,及时整理。分类过程必须包括对错误原因的分析和反思。如果你当时分析错误的原因,进行反思,并养成在空闲时间或考试前查看自己提出的问题集的习惯,你将能够很快纠正同样的错误。 (3)关注月考题总结。不要忘记在期中考试之前总结和回顾每月的测试。问问自己:“时间分配给我的月考合理吗?”是不是先易后难?可不可以不留“空白”?而且,学生可以从入学时回顾自己的学习状况,如课堂听力的效果、作业完成的程度,并能发现月考中暴露的知识点和学习方法上的差距。期中考试前,可以查漏补缺,克服困难。 你的弱点。编辑|精教军内容来源|北京市教育局官网、北京教育圈、互联网及热心家长分享,京城教育圈对内容进行补充、编辑和整理。转载必须注明完整出处。
微信又改版了。请在您的时间轴上突出显示“精诚教育圈” ★ 欢迎 |扫描二维码加入京城教育圈cle学习交流群。离开前别忘了点击“Shinshin”。
特别说明:本文来自网易自有媒体平台“网易号”。 》由作者上传发表,仅表达作者观点。网易仅提供发布信息的平台。
注注意:以上内容(包括图片和视频,如有)由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网易号是一个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的社交媒体平台。
